由沙巴体育投注-沙巴官网 古代文学研究团队发起的“古典文学青年学者工作坊”于2018年年初成立,工作坊成立一年多以来,先后在昌平校区逸夫楼4037会议室成功举办五次沙龙。
第一次沙龙由韩达老师主持,崔蕴华老师作主题报告,题目为《明清说唱文学的文体范式与文献整理》。崔老师报告后,由罗世琴老师评议,罗老师对相关研究及口传与书写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沙巴体育投注 文兵老师、孙国柱老师、姜金顺老师、郑云艳老师、张文老师等参与讨论。崔蕴华老师首先界定厘清了明清说唱文学的概念与渊源,继而从说唱文学的文体特征和文化意涵展开论述。崔老师认为,从明清说唱文学的文体层面和概念角色中可以把握中国文学的多元话语,而口头程式中的“赋赞”过渡到“套语”,正体现了传统文人介入文本书写过程中的思想与视野。因此、对反映女性书写的“弹词”和反映民间信仰的“宝卷”进行研究,可以发掘其所呈现的社会意识。最后,崔老师还介绍了明清说唱文学的文献整理和学术前沿,参与讨论的各位老师都表示非常关注。
第二次沙龙由崔蕴华老师主持,罗世琴老师作主题报告,题目为《由<徙戎论>与<功德碑>看晋惠帝时民族思想之转变》。罗老师报告后,由韩达老师评议,孙国柱老师、郑云艳老师、张文老师、吕明烜老师等参与讨论。罗世琴老师指出,从民族融合角度,西晋的短暂统一实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徙居中原,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大融合正式开始。惠帝时王室式微,成为这一转折期的重要节点,其间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也具有相应的代表性,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而对比分析江统《徙戎论》与卫操《功德碑》的创作时间、背景、作者身份及其体现的民族观,能较为集中地发现西晋惠帝时期民族思想转变的微观历程。对四夷民族起源与特性的认知、对四夷民族发展强大的态度、由四夷民族反思西晋政治等,都表现出当时民族思想由“治”而“认可”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形成的重要内部因素则在于西晋朝内政治斗争由不举兵的宫廷政变转向兵戈四起的武力战争。其他老师也从民族、宗教、语言学的角度提供了不少新见。
第三次沙龙由罗世琴老师主持,韩达老师作主题报告,题目为《从“官学大振”到“国学废散”:初唐诗歌演进的制度路径》。韩老师报告后,特邀黄震云老师点评。崔蕴华老师、姜金顺老师、郑云艳老师、宫睿老师、熊忭老师等参与讨论。韩达老师首先解释了为何从制度史的角度讲述诗坛变迁的故事,梳理了前代学者对诗歌声律史的描述,紧接着以弘文馆的设立及性质变化为例,着重分析了教育制度的变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韩老师指出,唐代的官学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官学大振”之后,还存在着长达二十年的“国学废散”的情况。期间,文学教育由官学向民间扩散,开元后进士多从乡贡而非两监初审,科举考试以学士群体兼任考官,以上官仪等人的声病学说为主要评判标准,律诗尚未形成主流。报告中使用了诸多计算公式、统计表进行量化分析,解释了初唐诗坛诗体兴衰与制度变迁的关联、也探究了“国学废散”背景下,初唐诗坛向“盛唐气象”的转变。报告结束后,黄震云教授从教育和学术写作两方面对韩老师的报告的选题和方法予以高度评价。
第四次沙龙由崔蕴华老师主持,魏玮老师做了主题报告,题为《口头叙事与先秦语体、说体的形成》,罗世琴老师进行评议。魏玮老师说到,先秦语体和说体都是口头叙事的产物。语体与瞽史讲诵有密切关系,以道德教化为目的,通过对前代先王历史的追述,传承治国思想。记事性的语体,言事结合,不仅记录人物间的言论对话,更要记录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为了建构情节,瞽史们往往会根据情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增添不少虚构的内容,以吸引听众,达到讲诵的效果。而通过对经说体例和重出故事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认为“说”这一文体最初的来源就是口口相传的故事。随着社会功能变化和书写的普及,语体和说体在汉代以后都有了不同方向的发展。罗世琴老师肯定了从口头叙事角度研究先秦文学的合理性,对口头叙事提出了补充性的材料。盛百卉老师、韩达老师、刘洋老师、熊忭老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凌彤等也做了精彩发言,针对口头叙事的概念和先秦文体的生成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见。
第五次沙龙由崔蕴华老师主持,刘洋老师作主题报告,题目为《律诗“定体”内涵再讨论——从清代前中期近体诗律理论的三种倾向谈起》。刘老师报告后,由韩达老师进行评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苏园园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参与讨论,崔蕴华老师、罗世琴老师、郑云艳老师、高翔宇老师、魏玮老师、熊忭老师等也做了精彩发言。刘洋老师首先以《律诗四辨》《律诗定体》《全唐试律类笺声调谱》为代表,介绍了清代前中期近体诗律理论中的“以古为律”“以法为律”“以律为律”三种倾向,然后通过对三种倾向的细致分析,说明清代的各种近体诗律规范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立论依据与合理性,并无对错之分。三位学者在制定近体诗律规范时,采用了不同的思路与论述方法,因此才形成了三种相差极大的近体诗律理论。由此,刘洋老师提出近体诗律规范并非是学界普遍认为的静止和孤立的“规律”,而是与历史背景、文化活动、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我们不仅要研究近体诗律的形式本身,也要研究它的传播、接受、受社会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发展等等。韩达老师结合唐代教育与科举的研究成果,针对近体诗律的形成过程,对刘洋老师的报告内容做了精彩的点评,并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与此课题相关的新思路与新趋势。苏园园博士从清代旗人文学、乾隆诗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问题,并表达了对这一研究课题的兴趣。崔蕴华老师、郑云艳老师则分别从明清词学、曲学及清代学术的角度提出了不少新见。
“古典文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得到沙巴体育投注 中文、历史、哲学等相关专业老师的积极响应。令人欣喜的是,参与讨论的老师涵盖沙巴体育投注 文学、哲学、历史及文献、古汉语等各个学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沙龙以“古典”研究为主题,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学科融汇的火花,在思维模式、阐释层次、研究方法上都开拓了更广阔的视野!五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为日后召集大规模学术会议作了铺垫。它昭示着沙巴体育投注-沙巴官网 青年教师学术共同体的稳步成长,也为法大沙巴体育投注 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法大古代文学研究团队供稿)
上一条: 中文论坛第三十七讲:“近年来语言... 下一条:中文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