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

新闻公告

News bulletin

学术动态

“差异/间性:德国当代艺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举办

发表时间:2019-05-07 浏览次数: 发布人: 返回列表

2019年4月29日,“差异/间性:德国当代艺术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合办,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多位学者出席会议。旅德独立艺术家于林汉、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杨鉴也应邀出席研讨会。

开幕式于上午九点开始,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负责人崔玉珍博士代表中文系对各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表示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类似研讨会,让理论界更多了解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上午场研讨分为两组,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徐文贵博士主持。第一组论题为“当代艺术实践内与外”,艺术家于林汉与策展人杨鉴结合实际创作和策展经验,分别介绍了个人创作经验及德国当代艺术现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奇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方喜研究员分别从“痕迹”与“风格”的角度展开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批评。第二组论题为“艺术自律:一个理论史讨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黄金城博士与北京市社科院杨震博士分别以“康德与审美执拗”和“当代德国美学的兼容性”为题,对德国古典美学传统及其当代发展进行评论与分析;南开大学中文系林云柯博士从分析美学立场出发,探讨了艺术“范式论”的对立面问题。

下午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汪尧翀博士主持。第一组研讨主题为“艺术作品的形式与经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陈镭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毛竹博士、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卢燕娟博士及中国政法大学艺术教研室李京泽博士,分别就于林汉作品所引发的形式与个体经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经验等问题展开理解与批评。第二组研讨围绕“艺术批评的功能与限度”主题展开,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金莉莉博士探讨了当代艺术的叙事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匡宇博士阐明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的“中介”问题。

圆桌讨论环节,与会者围绕“跨文化/跨学科语境中的当代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展开自由讨论。大家就“如何定义和评价当代艺术”,“什么是‘无能力’的能力”,“无控制的控制是否意味艺术的自由”、“当代艺术需要什么样的观众”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关于“差异/间性”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金惠敏教授指出,“差异即对话”其意图在于:一方面反对固执于绝对的不可言说、绝对的他者,另一方面将西方价值地方化、语境化、文化化,以期形成“价值星丛”或“文化星丛”。

圆桌讨论结束后,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文兵教授做闭幕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会体现了三重“差异/间性”:一是艺术创作与理论批评之间的对话,二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对话,三是不同审美旨趣之间的对话。文兵教授借用利奥塔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区分,认为后现代艺术注重在无规则的情况下确立将要创作的作品规则,而于林汉的创造实践正是在这一语境中展开。


文:徐文贵 图:石天宇、王凡之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