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下午,中文系青年学术论坛第八期“‘小康’语义的历史变迁及其传统文化意蕴探析”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青年论坛由沙巴体育投注 中文教研室杨凤仙教授、张文博士主讲。参加讲座的还有沙巴体育投注 的老师以及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同学们。
首先,张文老师谈到该题目的选题缘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小康”问题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小康”这一词语自古有之,张老师梳理了“小康”的历史语义变迁,从《诗经·大雅·民劳》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小康”这一词语折射出富有启发意义的传统文化意蕴。张老师通过细致梳理历史文献来探求“小康”的语义演变脉络,进而探究其所蕴含的“民为邦本”的仁治、礼治、德治、吏治文化意蕴及其现代启示,指出其为中国道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随后,杨凤仙老师从学术史与现实意义的角度评议了该报告,认为报告从历时和共时的层面详细探究了“小康”的语义演进,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与当下意义,杨老师还对报告进一步修改提出了建议。邹玉华、盛百卉、张彥、董燕等老师也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老师们认为报告从古今中外四个维度观照了“小康”概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参会的老师同学表示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并真诚期待下一次的学习、探讨与交流。
(文/图 中文教研室)
上一条:蓟门哲谭第9讲暨“天问”第16讲——... 下一条:“法大史学”研究生工作坊第三讲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