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

English

学术资讯
中国艺术研究院祝东力副院长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转型时代的人文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08  浏览次数:

2019年10月31日,我校名家论坛第236讲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祝东力老师主讲,题目为“转型时代的人文精神”。沙巴体育投注 中文系副主任卢燕娟老师担任主持人,中文系金莉莉、徐文贵、韩达、谢丹凌等几位老师,以及哲学系美学专业研究生、部分中文系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中,祝东力老师首先为大家明确了转型时代、社会转型与人文精神的含义。转型时代,即是指转型成为这个时代的整体特征。祝老师强调,中国的社会转型正是在保持、延续了党的领导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的社会转型。接着,祝老师从人文精神的英文译词Humanism入手,分析了其不同含义。Humanism译为中文有三种译法,其一为“人道主义”,是一种视他人为同类所应采取的基本态度,特别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其二为“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世界观,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至高无上的;其三为“人文主义”,主要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是与当时神学相对而谈的,有与“神”相对的“世俗”的含义。

随后,祝东力老师详细分析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改革,与随之产生的学术思想转型。80年代改革开放的同时,兴起了人道主义思潮;而随着90年代第二次市场化改革为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1993年至1995年,人文知识分子开始呼唤人文精神。祝老师详细分析了转型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情况,并借此明确,这两个时期学术思想界所提倡的Humanism完全是不同的指向,分别是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祝老师指出,人文精神的实质即是面对市场和物欲的挤压,知识分子要求恢复人的精神性。这种精神性即是由知识分子所从事的高雅文化,特别是文学,作为精神的标志和载体。

最后,祝东力老师从人文精神的实质,引申到人文科学的概念和起源。人文科学的根源正是中世纪提出的“自由七艺”,这个概念一直可以延续到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中所提倡的通识教育。

祝东力老师精彩的讲座之后,在座的同学也就讲座内容与祝老师进行了交流。最后,主持人卢燕娟老师再次对祝老师的精彩讲论和解答表示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陈凯文 燕碧天

图/于颖歆


上一条:“军都论史”第5讲顺利举行     下一条:学术盛宴丨2019年中文学术研讨会顺...

分享到:

沙巴体育投注-沙巴官网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