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

English

学术资讯
以“心统情性”兼祧孟荀——刘悦笛老师在我校举行学术讲座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31  浏览次数:

2019年5月22日18:30,哲学系“美学讲坛”系列拉开序幕。作为

开坛第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悦笛老师带来了题为“以‘心统情性’ 兼祧孟荀”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主办,金莉莉老师作主持,徐文贵老师作评议。与会的还有文兵老师、张浩军老师、辛锋老师、卢燕娟老师、熊忭老师。不少研究生同学怀着浓厚兴趣前往现场旁听。

刘悦笛认为,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且二者的思想有着内在的贯通性。要将二者统摄起来,要么取一者为代表,即以孟统荀或以荀统孟,要么以第三种立场来加以整合。本次讲座将陈述从心统情性的视角来统合孟荀的思路。

首先,心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即“仁心”、“智心”和“习心”。孟荀的心都有“德性心”与“智识心”的内涵,且都有心善的共识。然孟偏侧德性之心,荀则偏智识之心,二者思想统一于心且有不同倾向的互补。

其次,性和情的关系应当是“情统情性”而非“情统性情”。“心统性情”是从张载到朱熹以来的思路。但早期儒家尚无形上形下的区分,若回到先秦儒家的思路,孟子偏重于积极的道德情感,人的本性为善,具有四端之心,由人的情感仁爱行为推到人具有一种仁心,这是一种“性情心”的思路;而荀子则讲人欲为恶,通过化性起伪,走向外在的礼制,这是一种“情性心”的思路。

在心和性的关系上,是心虚统性。孟子持性善论,荀子持有性恶论,然善恶在中国并非如西方那样完全的对立。儒家学说中,从善到恶是阶梯式的,孟子是从善之端出发,荀子从性恶为源,把握了人心道德上的善,把握了人性复杂的维度。

孟子和荀子都对孔子进行了继承。孔子没有提及过性的善恶问题,这一点上孟子对前者进行发展,而荀子对后者进行发展;孟子补充了性与命的关系而荀子关注了人后期文化修养习成,即化性起伪。二人的思想又统合于孔子。

最后,从天的角度上看,孟子讲求的是“天性”,所谓“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荀子讲求“天情”,经过天官、天君、天养、天政的步骤,从而达到知天的整全境界。

总结,在过去的通常观点看来,孟子主内在的仁心,荀子主外化的礼法。而本次讲座则要破除内外之分,以天、性、情、心的角度来统合二者的思想。

徐文贵老师对本次发言进行点评。此次讲座以西方分析美学的操作方法对中国儒家哲学进行了解剖,是西方研究范式在中国哲学上的运用,不拘泥于前人观点,是儒家哲学的一次“接着讲”而非“照着讲”。点评后,徐文贵老师提问:主体在统合心性的过程中是否会引导向一种伦理学,美学的发展是否也会变为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学问?

对此,刘悦笛老师回复,在中国最高的精神境界的是天人合一,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道德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儒家中,孔颜乐处是一种道德善,也是一种审美愉悦。美学的概念可以被重新打开,有更多的切入角度。

与会的各位老师、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主讲刘悦笛老师一一耐心回复,现场讨论气氛热烈,直到讲座结束仍意犹未尽。

本次讲座刘悦笛老师带来了学术界有关孟荀儒学思想的最新争论和反思,让法大师生受益颇多,也引起了进一步思索该论题以及哲学讨论的强烈兴趣。

撰稿:谢先治(哲学系2018级)


上一条:蓟门谈史第31讲“谈谈审读史学论文...     下一条:中文系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

分享到:

沙巴体育投注-沙巴官网 © 版权所有
学院路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编 100088

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 邮编 10224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