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7点,我校第三届中华文明月之中华文明大系第四十六讲——“五常真义”在端升楼104举行。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陈战国教授作为主讲人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名为“五常真义”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由我校沙巴体育投注 及中华文明通论课程组主办,沙巴体育投注 学生会承办,中华文明通论课程负责人俞学明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陈战国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性格的塑造、国人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方式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而希望以“五常真义”为切入点向我们阐释传统文化的内核。
“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陈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五常”为“德”之具象,国人尚德,方能使文化传承不息。而在五常之中,“仁”为第一要义,只有明“仁”,方能为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陈教授首先将儒家文化的“仁者爱人”与墨家文化、西方文化中的“兼爱、博爱”进行对比,指出墨家和西方的博爱文化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只有上帝方可做到,实现的可能性较低。儒家文化则是成圣之学,追求“成圣”更能在现实的角度上实现真正的“爱人”。
陈教授在引入“仁”这一观念后,又对“仁”之本源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仁”之本源在于“孝”,“仁”出自爱父母,但又不仅限于爱父母,因而要为“仁”,首先必须养父母,爱父母,敬父母,才能拥有一颗仁人之心,才能在此之上爱国家,爱人类,爱环境,爱天地万物,成为圣人。
接着,陈教授从历代儒学大家思想演变的角度对“仁”的演化进行了解读。“仁”由“孝”而来,伴“孝”而行,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二程的“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王阳明的“人者,天地之心”均阐明只有有了人,天地才有意义,只有有了“仁”,人才有意义。
陈教授认为人具有“类意识”,总是只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才能存在,方能彰显自己的价值。仅为自身存在而努力,是为“小我”;而为社会发展而努力,才是为“大我”。儒家的仁人意识则是一种“大我”意识,它更加注重从整体上去关注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面对现实世界,陈教授更希望当世之人能悟透“仁”之真义,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过一种利己利他,尽善和谐的生活,儒商更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
面对当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陈教授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构造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殿堂,期待他的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颗种子,在法大的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
记者 ;袁强
拍照:郭光勇
2014年4月10日
上一条:“北辰论坛”第五讲暨“华岩论坛”... 下一条:“北辰论坛”第四讲——国际哲学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