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上午九点,法治文化专业第二场读书会在学院路校区新一楼C101教室进行,此次读书会探讨的书目为美国法学家玛莎·努斯鲍姆的名著《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读书会上,六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各自的所思所想,刘斌老师、崔蕴华老师、董燕老师、张灵老师就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评论和总结,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首先,董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法律与文学运动的背景,随后进入同学发言阶段。李娜同学首先就努斯鲍姆的“明智的旁观者”概念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比较了休谟、亚当·斯密和努斯鲍姆的三种“明智的旁观者”概念,并肯定了努斯鲍姆用文学和移情的方式来呼吁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努力.魏昕同学更关注努斯鲍姆为何会提出“诗性正义”这样一种主张,着重反思了只有理性是否能够实现正义,并总结了努斯鲍姆对功利主义的四点批判.比起理论,苏慧群同学更关注“诗性正义”在司法裁判中的现实意义。苏慧群同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她得出结论:在公共生活领域而非在法律领域,诗性正义的强调可能更有意义。接下来,樊秋苹同学对整本书的逻辑结构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这本书的理解。之后,李萍同学结合许霆案和彭宇案,做了以“情感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为题的发言。杨洁同学则谈到了本书中的三个关键词——法律、正义、文学。她对什么是正义以及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做了说明,并提出了文学何以融入法律的相关思考.
六位同学发言之后,读书会进入讨论阶段,同学们结合具体案例和中美的不同法律传统,更深入地讨论了诗性正义在现实的司法审判中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四位老师对本次读书会作了总结。张灵老师认为《诗性正义》启示我们用文学的力量来关注个人,这种启示意义是值得关注的。董燕老师从当下的司法实践出发,指出中国的法官们也一直都在思考如何用情感的力量来关注个案正义,只是情感渗入的程度不同.崔蕴华老师结合本书的三个主题——法律、文学、正义,启发大家就这三个主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推荐了相关书籍。刘斌老师指出,所有学科最终都要回归人性,而人情在法律的制定以及司法裁判中会越来越成为法律人要考虑的因素.他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讨论中更加关注个案,更加关注社会背景等更深层的因素。
十一点半,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此次读书会为同学们理解法律、理解正义、理解文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也激励着老师和同学们在今后的学术道路和实践中,更加关注个体、关注人情,跳出法律理性的羁绊,在实现个案正义中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文/杨洁
?
上一条:我校法治文化研究学者应邀参加中国... 下一条:《求是》刊登李德顺教授文章“怎样...